一道难题的创新求解 为您讲解-民生在线 徐慧 230297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在线 > 为您讲解

一道难题的创新求解

——吉林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观察

2017-01-11 | 来源: 吉林日报

  大力发展小微金融服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事关全省稳增长、调结构全局。

  但先天不足,小微企业普遍难获银行青睐,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很多银行将小微企业这个苦哈哈的包袱拒之门外时,吉林银行却连续两年,在全省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增量排名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小微企业贷款年度净增额均超过百亿元,两年累计投放贷款740亿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近日,吉林银行荣膺“2016年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并不十分活跃的吉林省,吉林银行小微金融的业绩能在全国脱颖而出,制胜之道是什么?

  他们在“小”微企业上到底如何作出了“大”文章?

  精耕小微

  小微金融优先发展

  35岁的翟晓峰,几年前在长春市红旗街附近开了一个小超市。这家面积只有30多平米的超市规模可谓迷你。对他来说,规模如此小的超市,能从银行贷到款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去年我想扩大经营面积,急需10万元钱,但资金有限,找亲戚借又一下子借不来。”正在焦头烂额之时,吉林银行微贷业务团队上门营销的“微商贷”业务给翟晓峰带来了希望。

  在小翟提出贷款申请的第二天,客户经理就对小超市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对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综合分析测算,经贷审会批准,4天内就为其发放了一年期的10万元贷款。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么快的速度,让翟晓峰惊叹。

  事实上,对于这些小微生意,大机构或许还瞧不上顾不着,但吉林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摒弃在大项目大客户上“抢几勺饭吃”的思路,明确提出“做民营企业银行、做小微企业银行”的战略定位,正是基于这一定位,“一起成长、一起分享”的理念才有可能贯彻为现实和可预见的未来。

  “要持久地、更好地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必须依赖商业模式的力量。”几年来,吉林银行持续调整信贷结构,在政策、资源等多个层面给予小微金融全面支撑,设立专营机构,配置专职客户经理,实行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财务资源配置、独立的信贷评审系统和单独的客户认定标准,构建“专人、专业、专注”小微金融经营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最充足的金融动力。

  2015年底,吉林银行又有大动作,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组建小微金融业务总行直营团队,在以往的市场指导、授信审批、风险管理等管理职能基础上,加入营销职能,加速科技金融平台、“双创”贴息贷款平台、金融支农平台等金融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网络金融平台,进一步扩大小微业务辐射面。

  不止如此,2015年,吉林银行率先在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小微金融优先发展”战略,2016年,又将小微金融业务作为五大板块中的“第一板块”,小微金融业务占比已从9%提升到40%。

  可以说,小微金融战略的持续深化,奠定了吉林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在同业中的领先地位。

  下沉服务

  金融创新接地气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抵押担保这个环节是必须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抵押品不足、财务管理不健全等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导致企业想贷款而没有门路。

  1月5日,吉林光明医药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看着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药品,吉林光明医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武月萍打心眼里高兴,“真没想到,不用担保,靠诚信纳税也能贷款!这使得我们在订货旺季提前付款锁定药品价格,销售收入一下增长了7%”。

  吉林光明医药是一家医药批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企业要向上游药厂预付订货款,另一方面要给铺货的下游经销商一定的账期,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自有资金已经满足不了自身的发展速度,而本身为轻资产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应收账款也较为分散,传统融资方式不适用企业的融资需求。

  把好了脉,就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我们与省国税、省地税紧密合作,共建“银税互助”平台,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诚信纳税A类、B类客户名单,将纳税信用与企业融资发展有机结合,拓宽诚信纳税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止一个“吉税贷”,更多亲民的金融创新产品,使得小微企业们头痛的“抵押至上”决口已被冲开。

  一些小微企业贷款期限到了,但资金往往尚未回笼。为了还贷,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小贷公司寻求“过桥”资金,这些“通道”无形中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

  如何破解“过桥”难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从贷款公司借入‘过桥贷款’,十几天就得近10万元的利息,如今无需还本,就在吉林银行长春和平支行续贷了1000万元的接续贷款,既减轻了小微企业转贷筹资压力,又降低了转贷成本。”长春枫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才印感慨地说。

  吉林银行在全省推出续贷无需还本的“接续贷”还款方式,突破融资过程中必须“先还后贷”的传统续贷模式,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继续使用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16年8月末,吉林银行“接续贷”贷款余额7.39亿元,年累计发放5.63亿元,如按照小贷公司等民间融资机构为客户提供7天的最低日利率2‰的“过桥”成本匡算,为小微企业客户节省成本789万元。

  另辟蹊径

  风险管控营销灵活有效

  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相对于大企业授信业务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也牵连着很多人对于“小微金融”风险安全的担忧。

  为此,吉林银行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借接地气的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让银行接地气,放贷也有底气。

  就拿翟晓峰来说,吉林银行就对他进行了“三为”“八性”“八看”的小企业风险识别评估。

  “三为”就是人品为本、现金为王、抵押为主;“八性”即法人行为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发展阶段的成长性、经营效益的稳定性、现金流量的充足性、负债比例的适度性和担保方式的安全性;“八看”指看法人品行、看自有资金、看销售回笼、看纳税增长、看用电变化、看存货水平、看现金流量和看抵押担保。

  吉林银行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客户经理还说出了里面的玄机:在信贷管理中,还有一个“四眼原则”,即指贷前双人调查、保证双人核保、专人登记、换手核实,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小微金融信贷调查技术,有效提升了客户识别率,降低了贷款不良率。

  此外,吉林银行依托服务区域产业优势、特色和资源禀赋,将客户划分为“核心客户上下游、专业市场/商场、产业集群/园区、单体优质客户”四类,前三类客户,依托现金流控制技术,在具备集中统一风险缓释措施的前提下,通过打造“金融服务方案”的批量化营销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抵押担保不足、财务不透明、银行营销成本高“三大难题”;单体优质客户以动员社会力量为银行推介为主,辅以客户经理点对点主动出击的营销模式,既节约了营销成本,又提高了营销效率。

  从“金融产品创新”到搭建各类“平台”,从建立营销“客户图谱”到搭建“金字塔”式客户储备……目前,吉林银行小企业服务中心已逐步形成特色化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摸索并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之路。

  透过这些,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小微金融能不能做好,除了战略外,关键要看银行队伍肯不肯下沉,愿不愿接地气,更要看银行有没有建立一套以小微金融为导向的内部管控机制。当这样的路径被更多的银行所践行,当企业内生的活力与丰沃的土壤融合,其产生的“聚变”效应必将为吉林新一轮振兴提供更强大的新动力。

  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记者 杨晓艳

责任编辑: 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