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不停歇 探寻我省医保民生“背后”的力量 为您讲解-民生在线 徐慧 23068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在线 > 为您讲解

情系民生不停歇 探寻我省医保民生“背后”的力量

2017-01-16 | 来源: 吉林日报

  医疗保障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换挡降速,然而“民生为本”是我省人社部门始终坚持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思路,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群众在一点一滴中感受着医保民生背后的力量。

  岁末年初,探寻新常态下我省医保的关键词,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体制,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无疑极具代表性。

  一曲温暖民心的乐章——

  让参保群众享有“幸福感”

  改善民生,当以惠民为重。医疗保险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66岁白城市通榆县张凤生和老伴都是下岗职工,提起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老人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老伴好几次来长春住院手术,自从有了异地结算,再也不用来回跑腿儿、也不需要自己垫付了,最主要的是报销部分也越来越大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进展时间轴:2012年起,我省启动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全面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16年又与海南、新疆等6省签订了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协议,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异地就医任务,成为开展跨省异地就医合作最多的省份,异地就医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得到人社部社保中心认可,纳入第一批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梯队。2016年12月,我省作为首批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省份,与国家人社部现场签订了《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工作责任书》。

  近几年,我省医疗保险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筹资水平、补偿水平逐步提高,百姓受益面不断扩大,群众报销更加方便、快捷,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民生工程里,长期护理保险只是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医疗救助和关爱工程的一部分,但这一惠民实事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

  今年72岁的长春市民王大爷,在一次髓内脂肪瘤手术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靠着自己和老伴在家“硬撑”了12年。3个月前因为挪动时不慎骨折,让王大爷一家一筹莫展。儿女工作繁忙照顾父母有心无力,老伴因“连轴转”也一病不起。万般无奈之下,老两口住进了养老公寓。

  “到了这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我进行精心护理,还从心里上关心我,医疗保险还给我支付大部分的费用,早知道这么舒心,早就应该过来。”从最初十分抵触到现在笑得合不拢嘴,老人的儿女也感到舒心。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需求,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省人社厅2015年就将建立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在全国率先启动试点,有效解决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状,全省已有三个试点地区的3395名参保全失能人员享受了照护险待遇,医保基金支付达2100多万元,被老百姓誉为“最具幸福感的民生实事”。

  参保人员的待遇享受水平是制度运转的重要体现。多年来,我省把坚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千方百计抓好落实。经过多年的运行完善,百姓医保起付线逐年降低,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断提高,门诊慢性病补助病种有所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尽管目前我省大部分群众都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但基本医疗保险未参保及重复参保现象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还存在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抓紧解决。”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

  全民参保登记作为维护全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惠及民生的一项重大工程,通过对全省人口的参保信息进行登记,推动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各类参保人员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社会保障关系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方案》,随后,我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驶入“快车道”。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全省同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坚持高位推动此项工作,按照“顶层设计、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为推进全民参保、人人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实现了良好开端。目前,我省正在拟定全民参保登记经办业务培训方案,对全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做好入户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助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省人社厅还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省人社厅关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宣传条幅。通过宣传,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全民参保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参保,我要参保”的良好氛围。

  向以身试法者“亮剑”——

  让参保群众更有“安全感”

  “铃铃铃……”冬日午后,省医保局监督举报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2016年10月的一天,某医院胃肠内科医生在上午的查房过程中,发现一例疑似冒名顶替参保患者入院的情况,查房医生第一时间把情况反映给医保办。经查实后,确认违规行为人冒用其姐姐的医保身份办理入院,并享受了入院治疗的医疗保险待遇。从医生发现疑似情况到医保科协同配合,省医保局有效制止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整个过程不到3个小时。最终,省医保局依据有关规定对违规行为人进行了处罚。这是省医保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后受理的第一个有效举报。为提高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树立窗口部门良好形象,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吉林省医保局于2016年10月1日,设立医保服务监督举报电话,对医保服务违规行为、医保基金骗取行为、医保工作人员违纪行为等方面,面向社会接受监督。

  近年来,随着参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待遇水平的提高,各种欺诈骗保手段层出不穷,医保基金是参保人的保命钱、救命钱,医保基金绝不能成为一小撮人眼中的“唐僧肉”。省人社厅主要负责人严肃提出要向以身试法者“亮剑”,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按照要求,省医保局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省部署开展反欺诈专项行动,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000余家,调取病历10万余份,暂停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202家,拒付统筹基金150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医药服务行为,维护了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为强化服务意识,营造有序医疗保险服务环境,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了以协议管理为牵引,以监管办法、医保医师办法、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为依据,以智能监控和实地检查为手段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冬日午后,在省医保局15楼的医保监控大厅内,巨大的监控屏幕上显示着几家药店的实时监控图像。“每天上班后,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疑似违规的筛查任务就会自动展现出来。”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省采用的“计算机软件监控+人工审查核实”的新型医保监管模式,有效补充了传统的人工现场检查,堵住了医保基金监管使用的漏洞。有了这个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医保监控,范围包括医院、门诊和药店,系统可事前提示、事中监控预警、事后审核责任追溯。

  医疗服务智能监控是新形势下提高医疗服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我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建立了“请上来”和“走下去”的业务培训机制,努力营造“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屯”的“点上撒种、面上开花”的联动效应,全面提升了各地医保经办机构监控人员的监控业务能力,实现了医疗费用有效管控。医疗服务监控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被列为全国医疗服务自动化监控项目研究课题成员单位。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让参保群众更有“获得感”

  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百姓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民生福祉。近年来,省人社厅突出抓紧抓好窗口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省医保局按照要求以便民利民为突破点,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下经办模式,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

  “过去来经办大厅办事,只能站在窗口等着不敢走开,不然一不小心就被人插了队。现在,不但办公环境改善了,而且坐等叫号就可以了,真的太方便了。”细数这些年在经办大厅办理单位医保业务的朱明安深有感触。

  为了进一步优化经办模式,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经办服务,2016年,省医保局对46项经办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再造,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业务经办培训,并于2017年初推行了“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经办效率。

  人不以规矩则废,“治已病”不如“治未病”。我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断提升队伍建设,加强窗口作风建设,通过开展培训和各类活动,将亲民、为民、便民的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6年,在全省医保经办系统开展了“提能力、强素质、重服务”活动,活动范围覆盖全省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涉及1900余名医疗保险经办管理的工作人员。通过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经办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提高经办效能等手段,激励全省医保经办系统干部职工提升自我、坚定信念,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省医保局推行的亲情服务理念,真正的让百姓心暖了。2017年,省医保局将全力打造“智慧医保”平台,借助多种途径,实现医疗保险资讯公告发布、政策解读、信息查询、业务经办等便民服务功能,实现参保人员网上缴费、预约挂号、医生选择、就医过程中诊间电子化结算、结算后信息提醒、服务评价等功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路”。

  通讯员 沈凤

责任编辑: 徐慧